“已经因为这个事情纠缠两周了,真的是让人心情很糟。”迎丰镇红花坪村村民张某来到代表联络站,红着眼眶向驻站代表诉说自己的遭遇,他被同村村民王某饲养的狗咬伤后,对方始终拒绝赔偿医疗费。驻站代表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派出所、司法所干警和村干部组成调解组,帮助协商解决。
“您看,《民法典》第1245条明确规定,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要担责。您家狗笼未封闭,已经违反了安全措施要求。”范警官一边翻开法律条文,一边向王某解释。原来,王某坚称张某是“故意冲进院子”,但监控显示张某当时正在躲避来向的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行为,经过多次协商,最终成功化解。
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迎丰镇人大深入推行“两官两警”(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警)进家站活动的生动缩影。自活动开展以来,迎丰镇通过搭建“两官两警”与人大代表的协作平台,构建起“代表收集民意—联络站精准派单—两官两警接单—镇人大评单”的全链条基层治理机制。
畅通渠道,架起民意“连心桥”。迎丰镇人大以3个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基础,组织“两官两警”常态化开展“进站”活动。通过“代表坐诊+两官两警接单”方式,2025年以来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70余条,涵盖赡养纠纷、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电信诈骗防范等民生热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安全隐患,人大代表联合派出所开展“一盔一带”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行为80余起,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30%,切实守护了群众出行安全。
多元化解,筑牢维稳“防火墙”。为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迎丰镇建立常态化排查机制,组织驻站“两官两警”与人大代表定期深入各村组,排查情感纠纷、土地争议、邻里矛盾等潜在问题。对排查发现的纠纷案件,第一时间联合开展现场勘验、现场释法,通过“法理讲透、情理说通”的方式化解矛盾。同时,通过“排查—调解—跟踪”全流程服务,今年已成功调解情感纠纷、土地权属争议等案件42件,化解率达96%。
精准服务,打造法治“新生态”。创新“订单式”普法模式,结合群众需求清单,组织“两官两警”针对性开展反诈宣讲、《民法典》解读、消防安全普法等法治活动7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让法治知识精准送到群众身边。同时,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通过集中培训、案例教学等方式,培育村级调解员29名,推动基层治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自“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开展以来,迎丰镇矛盾纠纷化解率显著提升,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更是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如今,迎丰镇正以法治为笔,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不断书写新内容,持续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