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园地 > 正文

学党史 践初心——井冈山红色之行

发布日期:2021-06-17    作者:欧立高     来源:     点击:

党史学教活动中,单位组织到井冈山学习考察,我第一个报名参加。说实话,在人大机关供职6、7年了,跨省学习还是叫花孑吃腊肉——头势一回。

本想借此机会在退休前疯狂一把,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转转祖国的大好河山,尝尝江南的小吃美食。但当我一踏上井冈山这块红土,心被感染,脑被洗涤,灵被净化,魂被升华,真想站在井冈山五指山峰高歌一曲《向天再借五百年》。

中国疆域辽阔,不乏名山美景,有佛、有道、也有仙,但没有哪座山能与井冈山媲美,没有哪座山能有这么多红色故事,更没有哪座山能让人如此敬仰肃穆!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罗宵山脉纵贯腹中,那里群峰耸立,林海浩瀚,古木参天,竹林青翠,溪流澄碧,云海磅礴,风光旖旎;那里人杰地灵,共和国开国元帅将军的摇篮。

井冈山是毛主席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井冈山的故事,井冈山的风土人情,从书本上、影视里、歌曲中早已给我们留下深深的烙印。毛主席的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诗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电影《闪闪的红星》,歌曲《十送红军》等,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但身临其境,却有不一样的感受,当年那革命情景,那动人故事,一幕幕、一个个在眼前浮现,在耳边响起。

从石泉出发,搭班车,乘火车,经过二十多小时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抵达井冈山脚下的罗浮小镇。大家顾不上休整,又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来到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馆。

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迈上109级台阶,走进纪念馆,在习主席敬献的花篮前,我们集体默哀、鞠躬,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这里长眠着4万8千多名革命烈士,一幅幅画像,好似一盏盏航灯;一座座雕像,犹如一个个路标,引导我们向前、向前。

来到小井中国红军第四医院旧址,讲解员深情并荗地讲述,催人泪下,感人之至,现场鸦雀无声。惨烈的一幕又一次浮现眼前,近百名伤员医护人员在敌军地围剿下,奋力抵抗,直至最后一刻,无一人叛变,也无一人生还。特别是小井烈士墓右边有一个木桶大的石头,很不起眼,要不是上面刻有“曾志同志之墓”字样,绝想象不到这里竟长眠着一位共和国部级领导,让人由衷地敬佩。而正因为如此,伟人方显伟大,英雄留芳百世。

当大家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突然传来黄洋界的炮声,随车赶到,只见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和营长陈毅安率领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和老俵们的支持,英勇奋战,顽强抵抗,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的第二次“会剿”,留下千古传奇故事。

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红军部分军费来源,1928年5月,红四军因陋就简,创办了第一个造币厂,用打土豪缴来的银器、首饰等为原料铸造出墨西哥版银元,并凿上“工”字,在井冈山根据地内流通。面对巨大银元塑像,我忍不住摸了又摸,但愿财运带给我,带回我的家乡。

下山途中,远远听到潺潺的水声,寻声望去,眼前出现万丈瀑布,这便是传说中的“龙潭”。“龙潭”不在此次行程之列,但大家认真学习的劲头,感化了讲解,特批自由活动一个半小时,对于好拍照的我,真是喜出望外,求之不得。只可惜当日揽车停摆,要想亲近龙潭,需步行往返一个小时,尽管如此,大家仍快乐地接受了。我的脚步越走越快,可我们的队伍却越来越小,达到终点的只剩下泽玖、爱春和我仨人。

回到宾馆,我小腿肚子巨烈僵痛,但我无怨无悔,坚持把当天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心中还暗暗地为自己拍手点赞,毕竟我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也是本次队伍中年龄最长的呀!

  1. 我们又来到当年根据地的首脑——茨坪,这里相当于今天北京的中南海。当年毛泽东、贺子珍、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此居住,红四军机关单位也集中在此。竹子黄土和石灰筑成房子,冬暖夏凉,虽简陋,但有特色。井冈山干部学院老师给我们做了简短的授课,大家又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精神食粮。

    接着我们来到茅坪毛主席旧居,一曲《八角楼的灯光》在耳边回荡,“天上的北斗星最明亮,茅坪河的水啊闪银光,井冈山的人哎抬头望,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我们的毛委员在灯光下写文章,革命风雷笔下起,五洲四海红旗扬......”

    八角楼原为当地村民谢池香的住宅,倚山坡而建的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毛主席在西侧第四间阁楼上,顶有一个斗八藻井,便于采光,故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毛主席在此与杨开慧喜结良缘,留下千古爱情故事。

    八角楼的灯光下,毛主席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和经验教训,回答了“红旗还能扛多久”的疑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指明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丰富了马列主义思想,为共产国际提供了宝贵财富。

    学党史,践初心。一天半的行程,舟车劳顿,马不停蹄,紧凑有序,我们也收获满满,见识多多,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能战胜千难万险,中国梦就能早日实现!

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主办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006042号

地 址:陕西省石泉县城老城   邮编:725200   电话:0915-6321296   邮箱:shiquanrenda@163.com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