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石泉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石泉县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专项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立足县域实际,积极谋划,强化举措,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会议指出,虽然我县在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不足,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初级加工占比较重;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进出口能力弱,产品结构单一;数字经济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数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对此,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要聚力产业升级,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一是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编制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二是紧扣富硒食品(预制菜)、生态旅游、装备制造、秦巴医药、蚕桑等县域“五大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推动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衔接,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三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四是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理念,全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和服务保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确保重点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五是持续拓展城乡居民收入来源,优化消费供给结构,延伸消费产业链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潜力。
二要优化服务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切实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二是精准制定、动态调整和严格落实惠企政策,优化政策执行方式,确保政策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时效性。三是强化土地、金融、用工、物流等关键要素保障,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瓶颈制约。四是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五是加强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三要深化开放协作,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升招商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紧扣主导产业培育和产业链关键环节补强,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强化精准招商和靶向招商,确保招商实效。二是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局,加强与富硒食品(预制菜)、生态旅游等相关县区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作,加快与前沿机构、领先企业的信息共享与战略协作,抱团发展,提升市场掌控能力和对外扩展能力。三是在“特”和“新”字上做文章,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加快推进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名优商品和绿色产品走出国门,积极拓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四要推进数智融合,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一是加快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传统产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提供重要推动力。二是整合职能部门数据资源,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聚焦城市治理、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等应用场景。三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及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制定数字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打造多层次、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队伍。
以上审议意见,请县政府认真研究处理,并在3个月内将处理情况书面报告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