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雾山镇云阳村部分村民的饮水难题迎来根本性转变:2座崭新水塔及1个净水池正式动工,192名村民的饮用水安全即将得到有效保障,从群众呼声到工程落地,镇人大联动县人大、水利局仅用7天时间运用四有工作法跑出“民生微实事”加速度,生动诠释了基层治理的“靶向服务”与“速办效能”。
群众有需求,民意直通代表。今年以来,天气持续干旱少雨,将军河片区联络站代表走访中获悉云阳村部分组存在饮用水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作为将军河片区联络站站长、云阳村党支部书记的陈为保也陆续接到代表、群众反映的同类问题,陈为保迅速入户走访调查,摸清底数、精准掌握诉求,并按民生微实事速办制工作要求于8月底向镇人大报告。
代表有呼声,三级联动响应。镇人大收到问题后,按照即时受理、及时研判和快速分类处置的工作流程,经与镇政府一并研判,认为该问题属于限时件、镇办件,但需县上的财力、技术支持,立即向县人大汇报,县人大采取会商联办的方式,交由县水利局与云雾山镇联合办结。
部门有支持,困难现场解决。9月1日,县人大会同县水利局、云雾山镇通过勘查水源地、管网分布及现有设施,现场研判解决方案。经多方协商,县水利局决定拨付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新建2座水塔、1个净水池及配套输水管网以保障供水稳定,并明确“一周内完成审批,两周内开工建设”的时限目标。
镇村有行动,工程火速落地。9月3日,镇村两级组建施工专班,同步协调土地平整、材料采购及群众动员工作,截止9月5日,蓄水池、净水池的管道的铺设、水池已修建完工,水塔已进入基地浇筑阶段,预计9月中下旬全面通水。云阳村党支部书记、三级人大代表陈为保感慨:“从群众反映到部门落实仅用7天,这样的效率以前想都不敢想!”
此次民生微实事速办机制的成功实践,体现了人大代表“民呼我应”的履职担当,更展现了县、镇、村三级协同、部门高效联动的民生服务效能。